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02期 56-63   出版日期:2019-06-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郑和墓葬地十一说考析与北京恩济庄真墓钩沉


郑和墓葬地, 正史无载, 数百年来诸说纷纭。实事求是地讲, 至今在明代相关史料中仍未找到郑和卒于南

京及南京有郑和墓的记载。现存最早记有郑和墓的南京地方志, (清) 佟世燕修、戴务楠撰 (康熙) 《江宁

县志》载:“三宝太监郑和墓, 在牛首山西麓”, “此则赐葬衣冠处也”[1]553, 表明南京牛首山西麓有郑

和衣冠冢, 郑和真墓不在南京。20世纪中后期, 今南京牛首山南麓周昉村郑和墓的“发现”与“确认”,

没有任何确凿的文献记载和文物实证的依据, 与《江宁县志》在牛首山西麓的记载不符, 南京市博物馆编

的《南京考古资料汇编》也未曾收录, 不予认可;[2]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等编的《南京百科全书》郑

和墓条载:“需要说明的是, 郑和墓归葬牛首山, 但墓地是否在今址, 学界尚有争议。”[3]数十年来, 对

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的真实性问题, 学界一直存在非议, 而牛首山西麓之郑和衣冠冢至今也仍未找到。郑

和研究理应实事求是, 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术自由, 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郑和真墓在何处是一个

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历史问题, 只能凭确凿的文献记载和文物实证来确认。

1 郑和墓葬地十一说
郑和死后葬于何地, 正史无载, 数百年来, 诸说纷纭。经整理考析有十一说, 其中葬于国外四说、葬于南

京六说、葬于北京一说。

1.1 葬于爪哇三宝垄说
郑鹤声、郑一钧的《郑和下西洋史事新证》中说:“数百年来, 南洋历代相传郑和墓在三宝垄, 这不是没有

根据的。郑和在古里逝世以后, 船队下一步就是经苏门答剌、满剌加、爪哇归国, 当时已进入夏季, 船队

又地处热带, 郑和遗体不能长期保存, 想载回国安葬已不可能, 便埋葬在爪哇之三宝垄, 当时这里并不叫

三宝垄, 或因此为郑和埋骨之处, 后为纪念郑和, 遂以三宝命名。”[4]

1.2 葬于古里说
该观点认为伊斯兰教崇尚俭葬速葬, 郑和死于古里后, 即葬于古里。[5]317

1.3 葬于苏门答剌说
“八年二月十八日开船回洋, 三月十一日到古里, 二十日大□船回洋, 四月六日到苏门答剌, 十二日开船,

二十日到满剌加, 五月十日回到昆仑洋, 二十三日到赤坎, 二十六日到占城……。”[6]5-7该观点并未提

及郑和船队经过爪哇之三宝垄, 说明郑和并非葬于该地, 而是葬于苏门答剌。

1.4 海葬说
郑和于1433年回国途中死于古里 (今印度卡利卡特) , 而后海葬。[5]318

上述四说皆以郑和1433年卒于古里国为前提。2014年南京晓庄学院陈平平的《郑和1433年死于古里说的考

讹证误》《明代相关史料对郑和1433年死于古里说的否定》两文, 依据对 (明) 佚名《非幻庵香火圣像记

》的核查, 阐明郑鹤声、郑一钧“1433年郑和死于古里”立论依据———“时有太监郑和等”, 及将原文

灵监公1433年卒于古里, 改为郑和1433年卒于古里的失误;依据对马欢《瀛涯胜览》、巩珍《西洋番国志》

二书的天方国条和2010年出土的《洪保寿葬铭》中《明史·外国传·天方国》条, 阐明第七次下西洋时郑

和并未亲自出使古里国, 系副使洪保充正使前往, 无死于古里国的可能性;[7]依据对明代相关史料的梳理,

阐明1433年郑和活着回到南京[8], 从而否定了上述四说。

1.5 葬于南京牛首山西麓的衣冠冢说
(清) 佟世燕修、戴务楠撰[康熙]《江宁县志》卷五建置、陵墓载:“三宝太监郑和墓, 在牛首山西麓。永

乐中命下西洋, 密知建文踪迹, 回朝皆奏不闻, 史称其有隐忠云。宣德初复命下西洋, 卒于古里国, 此则

赐葬衣冠处也。兄之子义, 世袭锦衣千户, 后遂附焉。”[1]553

(清) 袁枚修纂 (乾隆) 《江宁县志》卷十一古迹志载:“三宝太监郑和墓, 在牛首山西麓。永乐中命下西

洋, 宣德初复命, 卒于古里, 赐葬衣冠。”[9]此志沿袭了康熙县志的说法, 但将其中间和后部的一些内容

和古里国的国字删去。此说称郑和墓在牛首山西麓, 为衣冠冢, 但未给出在何乡何村的具体位置。此说的

史源实乃《非幻庵香火圣像记》。

1.6 葬于南京牛首山麓说
(清) 莫祥芝、汪士铎等撰纂修 (同治) 《上江两县志》卷三山载:“牛首山在江宁城南三十里。……有太

监郑和墓, 永乐初命下西洋, 宣德初复命, 卒于古里, 赐葬山麓。”[10]该说法采取了模糊、简化的处理

方式, 不称牛首山西麓, 而称牛首山;不称卒于古里国, 而称卒于古里;不称此则赐葬衣冠处也, 而称赐葬

山麓。 (民国) 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叶楚伧等《首都志》、胡祥翰《金陵胜迹志》等沿袭了清代

后期郑和墓在牛首山麓之说, 但方位不明, 是否衣冠冢亦未明确。

1.7 葬于南京牛首山西南麓乌石村狮子山说
(民国) 罗香林《金陵牛首山访古记》述及其寻访郑和墓之事, “盖据庵僧所述, 曩年曾见狮子山西南麓有

旧碑示, 相传其地为郑和墓地”, “狮子山在牛首山西南, 相去三里, 俗称乌石村, 今为清人李某墓地”,

“顾玉梅花庵僧侣及邻近乡人, 则谓相传墓地实为郑三保墓地”。[11]这表明庵僧和乡人传说郑和墓, 位

置在牛首山西南麓乌石村狮子山清人李某墓地。罗记述及其地多明代黄琉璃瓦, 而郑和为四品太监, 不得

越制采用黄琉璃瓦。但这仅是传说, 并无实证。

1.8 葬于今南京牛首山南麓周昉村回子山说
王引《郑和墓》《郑和墓考》《三宝太监墓》及拱保罗《郑和墓葬地发现的缘起和经过———访文物专家

王引先生》, 述及王引于1959年闻乡人讲牛首山上有一马回回坟, 遂往调查。墓葬在牛首山南麓, 地属谷

里公社周昉村, 山麓杂草丛生, 地面文物已荡然不存。墓园规制宏大, 墓圹呈马蹄形, 南北走向, 长约150

米, 东西宽约60米, 周围用砖石堆砌。土质坟墓有三。距墓葬正北千余米处有一仅17户人家的郑家冲, 村

里人都姓郑, 称此山为“回子山”, 称此墓为“马回回坟”。郑家村人姓郑, 但非郑和后代, 而是守坟户

。查阅《同治上江两县志》《江宁县志》《金陵物产风土志》后, 确定其为郑和墓, 1982年被定为南京市

文物保护单位[12,13], 2002年被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其发现和认定的依据主要是民间传说和推

测, 没有确凿的文献记载和文物实证, 作为依据的《同治上江两县志》等也无郑和墓在周昉村回子山的记

载, 因而学界对此墓中埋葬的是否郑和存在不同看法。对此, 共有“五说”: (1) 发辫和靴子从海外带回

国归葬的衣冠冢说。 (2) 遗体从海外带回国归葬说。上述二说的前提是郑和卒于国外, 前已述及, 已被否

定, 故均不能成立。 (3) 逝世于南京葬于此址的真体说。该说法缺乏可信可靠的文献记载与文物实证, 与

墓址在牛首山西麓的 (康熙) 《江宁县志》记载不同, 三座封土堆与“兄之子……后遂附焉”二座坟墓有

异。 (4) 佚名回回坟或马回回坟说。当地群众, 如郑家村、马家村等人, 称此墓为回回坟或马回回坟。

(5) 墓中埋葬的是日本人死去的战马说。南京师范大学刘志鹗曾向有关方面反映:“有些群众反映, 墓中埋

葬的是日本人死去的战马。”[14]

1.9 葬于南京牛首山北麓高家库村小龙山说
郭金鉴《南京铁心桥高家库村小龙山碑亭古墓考》述及, 多次看过高家库村小龙山的碑亭古墓, 做过了解,

当地群众说是内官墓。乾隆下江南时, 在铁心桥镇高家库村小龙山建的两个御碑亭, 北边一个御碑亭墓主

人是郑强, 南边一个御碑亭主人是郑和。[15]龚巨平、沈利华《明司礼太监郑强墓志略考述》述及, 1966

年夏郑强墓已被农民破坏式挖掘[16], 但至今也未发现其附近有郑和墓。

1.1 0 葬于南京牛首山东峰西南坡弘觉寺塔地宫说
葛晓康《南京牛首山弘觉寺郑和德塔考证》《南京牛首山弘觉寺郑和德塔考证补遗》述及, 1956年在南京

牛首山明宣德八年 (1433) 所建造的弘觉寺塔地宫出土的文物中有铜鎏金喇嘛塔。塔座下坊有铭文“金陵

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 背面有铭文“佛弟子御用太监李福善”。他认为李福善是郑和, 出土的骨灰

罐是郑和骨灰罐, 弘觉寺塔应是郑和德塔, 为明宣宗所赐建的郑和归葬处, 即郑和真身墓。[17]后又连续

撰文认为“李”字不是作为姓氏解释, 而是“使者”之意, 后又改口为冒李贤妃之姓, 冒李耳之姓等。

[18]杨海涛《略说南京弘觉寺塔地宫出土鎏金喇嘛塔———兼与葛晓康先生商榷》提出质疑, 认为郑和虽

有福善的法名, 但从未姓过李, 也从未担任过御用太监。[19]《李志刚撰郑和父马哈只墓志铭》载:“公字

哈只, 姓马氏。……和自幼有材志, 事今天子, 赐姓郑, 为内官监太监。”《附碑阴郑和题记》载:“马氏

第二子太监郑和。”由此可见, 葛晓康之说与上述事实不符, 难以令人信服。

以上葬于南京六说, 至今皆查无实据。

1.1 1 葬于北京说
张仲忱《一个太监的经历———回忆我的祖父小德张》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辑1981) 述及北京

有郑和墓。[20]早在此前南京有关方面已宣称, 南京江宁牛首山周昉村回子山回回墓被发现, 推定为郑和

墓, 1982年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郑鹤声、郑一钧于1985年发表了《郑和史事新证·三1433年郑

和死于古里》, 并提出葬于爪哇三宝垄。因此, 张仲忱人微言轻, 其所述长期被人们忽略, 置之不理。

1985年, 王兆生提出的北京有座郑和墓亦鲜有人注意。[21]

十年来, 相关史料陆续有所发现, 相关学者和研究者需突破思维定式, 求真求是, 采用科学的方法, 系统

地审视已有的郑和葬地诸说。郑和葬在海外4说已予否定, 葬于南京6说皆无真凭实据, 唯有葬于北京1说有

据可信。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郑和墓不是衣冠冢, 而是真墓。

2 张仲忱《一个太监的经历———回忆我的祖父“小德张”》内容的可靠性与可信性
2.1 张仲忱家世
小德张 (1876—1957) 原名张祥斋, 字云亭, 河北省静海县南吕官屯人。光绪二年 (1876) 出生于一个贫

苦的渔民家庭, 光绪十七年 (1891) 入宫, 宫号“小德张”, 排行“兰”字, 宫内起名“张兰德”, 慈禧

太后赐名“恒太 (泰) ”。他得慈禧太后赏识, 遂升为御前首领兼管南府戏班总提调, 后升为御膳房掌案,

三品顶戴, 成为慈禧太后亲信;宣统元年 (1909) 成为隆裕太后时代的大总管, 二品顶戴;民国二年 (1913)

离开了紫禁城。二十二年里, 他耳闻目睹了宫中诸事, 对清朝末年的情况有较多了解, 离京后去天津租界

为寓公, 不再参预政事。天津解放时小德张年已七十三岁, 深居简出, 信道教奉佛教, 尚能守法, 1957年

得以终老, 逝于睦南道金林村4号家宅。

张书森 (1889—1942) , 字宾儒, 原为小德张大哥张月峰的长子。1894年, 其母唐氏做主, 将其过继给小

德张为嗣子。他成年后在北京读书, 宣统元年为候补道台, 后任天津君子府衙门文报局帮办等。民国期间,

他曾为冯玉祥咨议、马鸿逵参议等, 20世纪30年代即赋闲于天津, 随其父小德张为寓公, 1942年逝于天津

郑州道家宅。

张继和 (1919—2013) , 字仲忱, 1919年生于天津烟台道66号家宅, 为张宾儒次子。1929—1934年, 他曾

入天津公学 (今耀华中学前身) 读书, 日伪侵占天津时期曾为警局“督察”, 欺压平民, 新中国成立后受

到惩处, 尚能接受改造。1981, 他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辑发表了《一个太监的经历———回忆

我的祖父“小德张”》。

小德张在天津曾先后住于锦州道、烟台道、重庆道、洛阳道、郑州道、睦南道等, 1930—1951年住于郑州

道, 小德张、张宾儒、张仲忱三代曾在此共同生活了多年。1951年, 小德张家迁往睦南道, 张仲忱晚年与

其子女亦居住于此。

2.2 张仲忱听祖父述见闻
张仲忱在其文前言中写道:“祖父在茶余饭后, 经常不断地与我父亲谈心, 回顾他在宫中所见所闻, 以及他

三十余年的亲身经历。我们晚辈站立旁侧, 环侍左右。那时我怀着少年人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全神贯

注地倾听, 生怕漏掉一句。”小德张对子孙讲述的都是当时的实情。因此, 张仲忱在前言中又写道:“由于

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 所以, 清末历史的许多重要篇章, 在我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当时, 我每天都

写日记, 可惜, 由于种种原因, 已全部遗失。”

2.3 张仲忱受命撰文
《关于太监“小德张”的回忆》一文述及:“张兰德的这一个放荡嗣子 (指张宾儒) 死后, 他的孙子们也都

继续狂肆挥霍。”[22]1964年, 天津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要张仲忱写《一个太监的经历———回忆我

的祖父“小德张”》。在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本身的处境情况下, 张仲忱只能是规规矩矩, 不敢乱说乱动的

。该文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对其祖父小德张历史的交代, 是不能、也不敢不真实的。该文因历史原因而被

搁置, 直到1981年才被整理发表。张仲忱在前言中写道:“我唯一的愿望, 是想通过对祖父的回忆, 为研究

清末历史的人士提供一点有参考价值的材料;为想了解清末宫廷生活和我祖父本人传记的读者, 提供一些真

实的素材。舍此无他。”由此来看, 撰文的目的明确、态度端正, 具有真实性, 可靠可信。

2.4 张仲忱文真实性的史料佐证
经核查, 夏琴西《清太监“小德张”居津佚闻》、马德清等《清宫太监回忆录·九篇》 (1964) 的相关内

容与张仲忱文所记相符。[23,24]《清史稿》关于慈禧、同治、光绪、珍妃、戊戌变法、两宫西幸、隆裕、

袁世凯等相关内容[25], 也与张仲忱文所记相符, 从而佐证了张仲忱之文具有真实性。

3 郑和真墓在北京
3.1 北京确有明代郑和真墓
张仲忱在其文第一章小德张的发迹 (八) 大总管李莲英条写道:“‘三宝’即明朝三宝太监郑和。清朝历代

太监都尊奉郑和为祖师爷, 每年清明节都到他的墓前朝拜, 对他无限崇仰。我的祖父自然也不例外。”

上述内容证明: (1) “三宝”即明朝三宝太监郑和, 认知无误。 (2) 清朝历代太监都尊奉郑和为祖师爷,

对他无限崇仰。 (3) 太监们每年清明节都到郑和墓前朝拜。明末约有太监数万人, 清顺治入关后, 留用了

数千人, 后有所减少。顺治入关后, 清朝历代太监们朝拜的当然是北京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真墓。 (4) 小德

张于宣统元年 (1909) 任清廷太后宫大总管后, 清明节时, 和太监们都仍到北京郑和墓前朝拜。

张仲忱在其文第一章 (三) 初入宫后的遭遇条写道:“清廷的太监在同治、光绪二帝以及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时人数最多, 达四五千人。每年均有新入宫的, 也有死亡和告老还乡的。”可见, 上述时期每年都会有数

千太监前往朝拜郑和墓。

如上所述, 小德张与明清数以万计的太监们证实了北京确有明代郑和真墓。

3.2 郑和真墓位于李莲英墓前方
张仲忱在其文第一章 (八) 大总管李莲英条还写道:“李莲英死后, 他的茔地建于郑和墓之后。他生前安排

埋葬此处的目的是为了与郑和齐名后世。他建坟时耗资巨大, 不惜任何代价, 动员数千民工。从周围百里

外村庄, 收买大量鸡蛋, 完全要蛋白, 不要蛋黄, 用蛋白拌石灰, 江米粥灌浆。修筑整个坟茔用蛋之多、

耗料之巨, 郑和、刘瑾、魏忠贤等在九泉之下, 也要为之惊叹。坟前挖有护坟河, 河内有绞刀以防盗墓。

仅从这座‘鸡蛋坟墓’就完全可以看出李莲英是何等豪富。有人曾对李莲英的‘鸡蛋坟’咏诗一首:马鬣封

头鸡卵堆, 黎民血泪染石灰。可叹莲公达显宦, 焉与三宝共争辉?”

李莲英 (1848—1911) , 原名李英泰, 入宫名李进喜, 河北省大城县人, 绰号皮硝李。咸丰时他自阉为宦,

14岁时慈禧太后赐名莲英, 历事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 深得慈禧宠信, 擢为太后宫总管太监, 二

品顶戴。在宫中五十多年, 干预朝政, 广植私党, 支持慈禧诛杀顾命八大臣, 垂帘听政, 反对戊戌变法。

贪污纳贿, 贵逾王侯, 富甲天下。田地逾千顷, 房产有多处, 在清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豪富太监。慈禧太后

死后出宫, 死于宣统三年 (1911) 。[26]1122

张仲忱前述内容可证明以下三点。 (1) 北京确有明代太监郑和墓, 此墓在李莲英茔地之前。否则, 哪有“

李莲英死后, 他的葬地建于郑和墓之后”之事。 (2) 北京郑和墓乃是明太监郑和真墓。李莲英信奉佛教。

张仲忱在其文第二章伴随太后的岁月 (八) 养性斋养病受宠若惊条写道:“在内廷里当差的人, 大都是拜佛

教、道教, 尤其是份位高的太监, 都拜大庙宇的和尚或者道士作为自己的替身 (太监自命为出家人) , 为

保佑增福增寿, 大量布施香火。比如李总管 (按:即李莲英) 拜北京白云观的陈方丈为师, 布施白银五万两

, 在各处修庙宇和寺院。”李莲英封建迷信至深, 生前安排葬于郑和墓之后的目的, 是为了与郑和齐名后

世。生前经调查研究, 亲自察看, 确认其不是衣冠冢而是真体墓后, 才会做出决定, 耗费巨资, 将葬地建

于该墓之后, 与郑和真墓相比邻, 求与郑和齐名后世。 (3) 李莲英墓较郑和、刘瑾、魏忠贤等墓为结实,

其“鸡蛋坟墓”防盗墓性能很强, 而参与其墓建造的数千民工也见证了郑和真墓在李墓之前。

李莲英墓位于海淀区八里庄西约1公里处, 在恩济庄太监墓地关帝庙北虎皮石墙院内, 占地20余亩。原地上

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祠堂、东西配殿、石桥、牌坊、五供、供案和宝顶。石碑坊东侧5米处有四角方亭1座

。石碑坊为四柱三楼式, 坊眉横书“钦赐大总管李公之墓”, 左侧题字“阆苑风清”, 右侧题字“仙台缥

缈”, 牌坊后面立有汉白玉石制成的墓碑两通, 一为墓地记碑, 一为墓志碑。[26]162 2013年4月29日, 北

京科教频道《综艺访谈<非常记忆>》谈到, 1966年曾对此墓挖掘, 出土有棺内随葬的50多件奇珍异宝和李

莲英的头颅等, 确证此为李莲英真墓, 从而也证明了郑和真墓当位于北京海淀恩济庄李莲英墓之前。

恩济庄明清太监墓地位于海淀八里庄西, 为清代雍正皇帝于1734年将其恩赐给宫廷内监的一区茔地, 故名

恩济庄。安葬在恩济庄墓地的太监多为职位显贵者。[26]160李莲英墓在北京海淀区原北京六一学校旧址校

园西南边花园, 今为北京21世纪国际学校。

4 20世纪30~40年代郑和真墓保存完好
张仲忱在其文第一章 (八) 大总管李莲英条还写道:“李莲英死后, 他的茔地建在北京, 即京西恩济庄。我

年青时曾到此一游, 方圆占地基五十余亩。该地原是明代太监郑和之墓地, 是明朝朱棣皇帝赐予郑和的,

汉白玉石牌坊, 石人、石马, 摆设格局, 环境幽静, 气氛肃穆, 有五百棵古柏苍松, 郁郁葱葱, 犹如一道

天然屏障。正面墓前有郑和的铜塑像, 身披盔甲, 手执宝剑, 栩栩如生。前面有十米高的汉白玉石碑, 碑

上写着‘明朝永乐年, 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郑和之墓’”。

上述内容证明: (1) 李莲英墓地在北京恩济庄。 (2) 张仲忱年青时曾亲到此一游, 该墓方圆占地五十余亩

。年青时指约15~28岁。张仲忱于1919年出生, 则其年青时指20世纪30~40年代。 (3) 该地原是朱棣赏赐

给郑和的。郑和于宣德八年 (1433) 第七次下西洋回国, 后来老死, 葬于永乐时的封地, 规格颇高, 环境

颇佳。李莲英墓地约20余亩, 侵占了郑和墓园的后半部。因尊奉郑和为太监们的祖师爷, 将其墓置于郑和

墓之后是为了与郑和齐名后世, 同时也对郑和墓地加以保护。

20世纪30~40年代, 张仲忱时到恩济庄一游时, 郑和—李莲英墓园仍保存完好。 (1) 郑和墓冢完好, 否则

哪有“墓前”两字。这是北京郑和真墓最主要的文物实证。 (2) 正面墓前有郑和的铜塑像, 身披盔甲, 手

执宝剑, 栩栩如生。这是北京郑和真墓的重要文物实证。可惜的是, 张仲忱没有记录下该铜塑像制作的时

间。 (3) 前面有十米高的汉白玉石碑, 碑上写着“明朝永乐年, 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郑和之墓”。这当

然是北京郑和真墓的重要文物实证, 可惜张仲忱也没有记录下该碑树立的时间。明人对于明时的称谓颇多,

有大明国、大明、皇明、明、本朝、天朝、中朝、我明朝等等。北京郑和真墓为家葬, 称“明朝永乐年”

似亦无不可。《永乐十五年郑和於泉州回教先贤冢行香石刻》载:“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

国公干, 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於此行香, 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27]郑和在永乐时期前六次

下西洋使团船队有船舰数百艘, 二万七八千人, 为正使、总兵太监, 乃最高统帅, 家人誉其为天下都招讨

兵马大元帅, 似也未尝不可。关键在于“郑和之墓”四字, 它确证了墓主是郑和。当然, 铜像和十米高的

汉白玉石碑似亦不能排除为后世明清太监们尊崇, 并以郑和为祖师爷而添置铜像, 将原来可能较小的墓碑

予以更换的可能性。 (4) 有五百棵古柏苍松, 郁郁葱葱, 犹如一道天然屏障。这也是北京郑和真墓的重要

文物实证。因为这五百棵苍松古柏, 应是建造郑和墓地时所植, 它们的树龄距今约600年。松柏为长寿树种

, 寿命可逾千年。郑和墓园与李莲英墓地新中国成立后曾为六一学校, 今为北京21世纪国际学校校园。北

京古树名木的保护受到重视, 学校内古树名木的保护亦当较好。倘若如今仍保留有一些古柏苍松, 其树龄

用近现代碳14同位素等方法测试便知, 如果其树龄在600年左右, 则当是郑和墓园的原有树木。

由上所述可知, 张仲忱作为众多中外游人之一的亲历目击证人, 证实了在20世纪30~40年代, 郑和墓园中

墓冢、铜像、石碑、五百棵古柏苍松等依然完好。

5《一个太监的经历———回忆我的祖父小德张》的历史价值
张仲忱《一个太监的经历———回忆我的祖父小德张》出版后, 曾引起史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 被海内

外多家报刊转载。《名人传记》刊发了张仲忱《一个太监的秘史———记我的祖父小德张》, 题目稍有改

动。在大总管李莲英条虽仍述及北京郑和墓, 但将有关的具体地点、面积、内容如墓地、铜像、汉白玉石

碑、五百棵苍松翠柏等删除, 作了模糊处理, [28]可能这与南京有关方面已宣布, 南京牛首山周昉村回子

山回回坟被“发现”“推定”为郑和墓, 1982年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郑鹤声、郑一钧于1985年发

表了《郑和史事新证·三1433年郑和死于古里》并提出葬于爪哇三宝垄;1985年开展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

念活动等有关。1991年, 日本以“朝日选书434”出版了张仲忱著、岩井茂树木译注的《最後の宦官小德張

》。在其第一章 (八) 大总管李莲英一节中, 将有关李莲英、郑和墓园的记述全部保留。对其关于北京恩

济庄郑和墓的记载有页下注, 认为“实际上郑和被埋葬在北京近郊才是顺理成章的”[29]。

2016年, 中国天津口述历史研究会将张仲忱1981年之文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天津十大寓公》一书中张

仲忱关于小德张寓公生活的记述结集。编者对有关问题与张仲忱进行了沟通、核查, 做了补充、修订、编

辑, 而后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书名为《我的祖父小德张》。此书第三章太监大总管李莲英中特别列出

了一节李莲英竟想死后与郑和齐名, 对北京恩济庄郑和墓有明确和肯定的记述, 内容与张仲忱1981年的文

章一致, 仅将“我年青时曾到此一游”的“青”字改为“轻”字。

在此书第十章祖父的寓公生活第一节与官场分道扬镳中, 张仲忱述1933年马福祥病逝, 马鸿逵请祖父小德

张到北京给他们马家分家作证, 在北京住了三个月。第二节了家事旧地重游中述及祖父小德张 (57岁) 在

父亲张宾儒 (张书森) 等的陪同下, 到京西恩济庄里的恩济寺祠堂祭拜郑和, 供奉他为太监的祖师爷。郑

和墓地周围埋葬着明清两代太监的坟墓两千余座, 当地称老公坟,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的鸡蛋坟即在郑和墓

之后。第二天, 小德张一行乘火车回到天津, 从此再也没有踏足北京城。[30]这再次阐明了恩济庄有郑和

墓, 李莲英墓在郑和墓的后面。该书被誉为讲述的是真实的历史, 弥足珍贵。

6 近代北京恩济庄郑和墓园的变迁
在《明史·宦官传》中郑和名列第一。《明史·郑和传》称:“自和后, 凡将命海表者, 莫不盛称郑和以夸

外番, 故俗传三宝太监下西洋, 为明初盛事云。”[31]郑和受到明人包括明代太监们的尊崇。清朝历代太

监都尊奉其为祖师爷, 每年清明节都到他的墓前朝拜。因此, 北京恩济庄郑和墓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李莲英生前安排将茔地建在北京京西恩济庄郑和墓之后, 目的是与郑和齐名后世, 并对其前方的郑和墓仍

加以保护。张仲忱年轻时曾到此一游, 所见郑和墓仍然完好。北京于1949年1月31日和平解放后, 中共中央

军委批准成立干部子弟学校, 全部实行供给和寄宿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成立了六一学校, 原校址

在西城区西四马市大街4号, 后因学生人数增多, 遂于1950年5月迁入在恩济庄原郑和、李莲英等太监100多

亩坟地上建成的新六一学校。郑和墓园从地面消失, 并被遗忘。李莲英的墓冢因特别坚固, 而残留于校园

的一隅, 直到被发掘公布, 方为世人所知。北京恩济庄明清两代的太监坟地占地约460多亩, 有2 700多座

。据1958年北京市文物普查资料, 此处有石碑共504座。2 700多座太监坟仅知有石碑的504座, 可见绝大多

数即80%以上的坟墓业已消失。1958年北京市文物普查, 没有发现有关郑和墓的线索, 当然这也是很自然的

事。六一学校曾多次更名, 1964年改名海淀六一学校, 后来名为北京市海淀区六一小学。1994年恩济庄小

区建成, 配套启用, 六一小学迁入小区24号, 原六一学校校址海淀区恩济庄46号改建为今北京市二十一世

纪国际学校。因此, 李莲英墓与郑和墓遗址位于该校。

7 结束语
郑和真墓, 正史无载, 数百年来, 诸说纷纭。从时间、空间、地点、人、事、物来看, 唯有北京恩济庄郑

和墓为真, 为数百年来海内外唯一有据、可靠可信的墓葬。该墓来路清晰, 李莲英及其墓葬的历史存在,

则证实了其位置。郑和是中国和世界古代伟大的航海家, 其墓遗址遗迹是中国及世界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市应对该墓进行抢救性的追踪考察、保护和研究。一是重点研究郑和墓冢是否埋葬在地面或建筑物

下?能否确定墓冢的准确位置?第二是铜像与石碑是已被毁, 还是被收藏或埋藏?第三是古柏苍松有无存留,

数目多少?这登记造册, 并请林业部门测定其树龄。第四是有无其它石人、石马、石案等原郑和墓园的实物

存留?有无出土文物?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值得后世称道。为维护其墓遗址遗迹的真实性与完整

性, 北京市可否在21世纪国际学校原郑和墓园的适当位置建一小亭, 立一石碑, 正面刻写郑和墓园, 背面

记事传世, 使之成为北京的一个历史文化景观, 并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