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国家为缓解就业市场压力和加快创新转型, 对于大学生的创
业工作十分重视。随着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就业、创业政策的出台, 学校应根据国家政策要求, 坚持以学生
为主体, 创业导师为指导的理念, 构建科学、规范化的创业导师遴选机制, 实现创业导师队伍的多元化发
展, 引导和培育更多的大学生成功创业,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高校创业导师遴选机制的构建是高
等院校实现创业工作的重要环节, 更是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理论
、专业素养、实践经验、创新成果等标准, 通过规范化的选聘程序来考察和选拔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有利
于扩充和丰富我国高校创业导师队伍, 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
1 当前高校创业导师遴选的现状和问题
1.1 高校创业导师的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强调教育优先发展
, 全面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学生的培训工作, 明确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开展专项培训的任务, 为各省市、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指明了方向。[1]而一系列
与创业相关的政策出台,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服务, 也推动和促进了学校创业教育师资队
伍的建设与发展。尽管近几年来,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 创业导师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师资来源、结构较为单一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大学生
创业发展的进程。
1.2 高校创业导师遴选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国家设立了创业导师制度, 但该制度优势和特色还不够明显, 创业导师中真正能够对学生起到创业
指导作用的人数是少之又少。从当前高等院校遴选出的创业导师队伍来看, 目前普遍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
题:
(1) 遴选的创业导师服务意识薄弱。目前, 高校所聘任的创业导师大多是校内资深的老师或企业家, 他们
虽然有着担任创业导师的指导职责, 但是日常工作很多, 工作内容繁重, 真正用于指导学生的时间较少,
部分导师自身的服务意识也较为薄弱。这些情况的出现, 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得不到及时的咨询
和指导, 从而制约和限制了大学生创业激情。
(2) 遴选的创业导师主体单一。自大学生创业项目开设以来, 我国对大学生所推行的创新创业服务模式是
以政府或政府所委托的机构作为号召的主体, 实行的是垄断式的人才供给、输送模式。[2]这种模式在一
定程度上能够激发某些专业领域的人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的热情, 但另一方面也难以满足创业者的多
样化的需求。如今, 传统行业的创业导师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需求, 应鼓励和支持更
多行业、领域的专家来参与指导大学生创业的队列中。
(3) 遴选的创业导师专业性欠缺。通常情况下, 众多高校还会聘任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大学生创业的指
导老师。但是, 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中, 有很多是依靠吃苦耐劳、低进价和高差价的经营方式来积累企业发
展资金的, 其真正的文化水平并不高。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信息化技术已经越来越普及,
但很多的企业家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 没有系统化、专业性的管理知识, 仅靠其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
和成功的经历是难以胜任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
(4) 遴选的创业导师无法满足针对性指导。现阶段, 我国高校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对大学生创业指导的工作
, 但是对创业导师还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调配管理。由于大学生的创业基数很大, 但创业导师的人员数量有
限, 导致对应领域创业导师数量的不足, 很难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工作, 也就无法真正对学生提出的问
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2 高校创业导师遴选的原则
2.1 坚持公益和有偿相结合原则
创业导师的作用旨在指导大学生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对创业导师的遴选首先应坚持个人自愿申请
原则。高校创业导师遴选, 对于社会上热心公益, 志愿奉献个人时间精力、知识经验和资源用于支持大学
生创业的社会公益人士, 应当予以优先考虑。同时, 被聘任为高校创业导师的人员, 高校必须对其实行绩
效考核管理, 每年对创业实践阶段的导师绩效进行评估, 并对在创业指导工作中积极主动、成效显著的创
业导师授予“优秀创业导师”称号并给与相应奖励, 增强创业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2.2 坚持公平公开原则
高校对创业导师的遴选一般通过学校网站、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公开招聘, 并将选聘的人员范围、聘任
条件、聘用流程等细则, 以及最终的聘用结果进行公示, 遴选过程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
可根据实际应聘人数的情况来调整招聘的相关细则, 但需要做到及时的公示和说明。
2.3 坚持择优和德才兼备原则
对于具有实际创业理念指导和启蒙能力的优秀人才, 或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已经取得创业成果, 洞悉市
场前景发展和市场运作流程, 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和市场人脉, 愿意进行创业指导的人员, 可以在同等条
件下, 优先予以录用。另外, 还要注重社会因素的考量, 对选聘人员的综合素质、个人信誉等进行审查,
从中选取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员作为高校创业导师的人选。
3 高校创业导师遴选机制构建
3.1 确定高校创业导师入选范围
(1) 从校园师资力量中选聘教师作为创业理论教育导师。校园师资力量与高校的教学教育密切相关, 一个
学校的办学质量如何, 完全可以从该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体现。高校就像一个大熔炉, 容纳了各色各样的
人才, 其中的教师更是高手如林, 济济一堂。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 每个教师都与周边学生或多或少地有
着一些联系。根据联系的普遍性, 直接从校园师资力量中选聘教师作为创业理论教育导师就显得更为科学
、便捷。而联系又有着多样性, 所以选聘什么样的教师就要更注重针对性, 一切都得从客观条件出发。
比如, 学校各专业中多年从事理论研究、学科授课的教师, 或者承担大量科研和实践项目的老师, 他们拥
有多年实际指导学生的经验, 能够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又能鼓励学生参加各类
创业竞赛, 从思想和行动上来激发和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2) 选聘具有实际创业经历的人员作为创业实践导师。创业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成功
创业, 而有创业项目只是创业成功的基础, 项目必须应用于市场中, 让市场检验创业项目成果。具有实际
创业经历的人员有着在社会上打拼的工作经验, 他们能够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变化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相
关行业的发展前景, 如果选聘这一类人作为创业实践导师, 那么就能够帮助创业学生对市场情况进行深入
了解, 同时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取得跨越式的进步。
比如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 他们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度, 并且有自己的市场和人脉圈;或者创业成功的
毕业生, 有着成功创业的经历。他们可以以身授业, 为创业学生提供实践经验的指导, 还可以帮助创业学
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创业过程, 提高创业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 选聘行业、部门中的专家作为创业咨询服务导师。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创业, 也为创业学生提供政策
上的便利和资金上的支持, 但是在学生创业的过程中, 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 包括管理经营、工商税务、
法律等, 对这些方面不清楚的创业学生会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受挫, 甚至最终导致创业失败。因此, 熟知经
营模式、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选聘行业、部门中的专家作为创业咨询服务导师, 可以
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帮助创业学生避免创业中的盲区误区, 更好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创业创新, 提高
创业成功率。
比如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律师界的佼佼者、企业的管理层精英以及其他领域的资深人士, 他们熟悉并掌握
相关领域的事项, 可以为创业学生提供相关方面的答疑, 减少创业过程中的失误, 避免创业学生陷入不必
要的纠纷和麻烦中。
3.2 制定高校创业导师聘任条件
(1) 学历要求。学历是当代选聘创业导师的一项基本指标, 由于高等院校所招收的目标人群是高中毕业或
同等学历毕业的学生, 为此选聘高校创业导师的学历必须要有一定的要求。
(2) 专业能力要求。为了指导高校大学生成功创业, 选聘的创业导师需要专业的基础理论功底和过硬的综
合素质, 其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结果。但是, 由于各个专业领域的要求不同, 可以参考各
行业的实际情况, 要求创业导师具备相应的专业证书和等级职称。
(3) 工作经验要求。创业导师的工作经验必不可少, 创业导师的作用是指导和帮助创业学生进行创业, 丰
富的实践性创业经验, 可以应对学生创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 高校更倾向于选聘有丰富创业经历的
人士或者经常实际参与创业指导及相关经历活动的人。
(4) 其他要求。选聘的高校创业导师既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理论基础, 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和事业心,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善于与人沟通。同时, 学院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的教学工作情况
来对所要选聘的创业导师作出其他方面的相关要求。
3.3 建立高校创业导师聘用流程
(1) 发布招聘信息。通常情况下, 高校会首先应结合自身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来上报招聘创业导师
的人数, 并及时在高校网站、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上面发布招聘信息。
(2) 资格筛选和审查。学校应对进行网上申报的人员信息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审查, 并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发
送进一步了解的信息, 要求其将个人简历、业绩证明等相关方面的个人信息和资料报送到高校大学生创业
中心进行进一步资格审查、筛选, 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发送面试通知, 并进行公示。
(3) 面试和试讲。公示后, 学校成立专门的创业导师面试工作小组, 对面试人员进行结构化面试和听课,
对其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指导能力等进行综合性的考评, 同时当场给出试课的评讲意见。
(4) 成绩、录用名单公示。面试结束后, 小组成员组织讨论、打分, 将面试人员的成绩及时的进行公示,
按照学校实际招聘的人数来拟定录用的人员名单, 同时公示在学校网站上。
(5) 签订聘用协议。当面试人员通过考核环节后, 学校的就业中心会向其发送录用通知和合同细则。此外
, 具备丰富社会实践经验、成功创业的企业人员等也可通过自荐、推荐或被邀请等方式录用为创业导师。
最终, 会为聘任的创业导师颁发聘任证书, 并与高校签订聘用协议。
(6) 续聘。通常聘用期限为两年, 而聘期到期后, 高校可根据创业导师实际的工作情况和聘任人员的意向
来决定是否进行续聘。聘用后, 创业学生和创业导师实行双向选择, 双方同意之后, 再开始相应的指导工
作。
4 构建高校创业导师遴选机制的意义
4.1 有助于促进创业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高校创业导师遴选机制的构建是促进创业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机制通过增强
创业导师的数量和多元化专业背景等, 不仅能够让学生可以自主的获取到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
化理论知识, 而且还使得其能够在企业家的指引下, 深入到企业的工作环境中, 将专业性的理论应用到实
践活动中去, 进一步激发其创新的能力, 从而促进创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3]
4.2 有助于提高学校自身的教育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 众多的高校在发展道路上都面临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如何促进毕业生
就业、如何提高自身教育竞争力等问题。[4]创业教育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发展的困境, 而
高校创业导师遴选机制的构建, 则不仅有助于调整和优化高校自身和其他学校的师资力量, 发挥出各个专
业和行业老师的优势和特长, 更有助于保证高校创业教育的贯彻和实施, 保证高校可以在激烈的教育竞争
中彰显自身的特色, 提高学校自身的教育竞争力, 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遭遇的困境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解
决道路。
4.3 有助于提升创业导师的社会认知度和地位
创业导师遴选机制的选择范围除却高校现有的师资之外, 拓展到全社会各行各业, 从各个行业中选取优秀
、丰富经验的社会人员作为大学生创业的指导老师。该机制的构建对于学校和创业导师来说是双赢, 因为
这不仅有利于学校整合师资力量, 提高教育竞争力, 而且对于创业导师而言, 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社会声
誉和地位, 为其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提供了有效途径, 并且对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认知度、知名
度也很有帮助。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创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不仅可以促进就业,
缓解社会压力, 而且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 构建高校创业导师遴选机制, 不仅响应了
国家出台的创业导师政策的号召,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服务, 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
能力和创业成功率, 加速推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更有利于我国创新人才事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