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能向社会输送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关系其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提
升学生技能水平的现代学徒制就成了高职教育今后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外部导师十分关
键,但是作为内因的学习者自身也十分重要,只有二者共同作用才能收到实效。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职学生
学习效能感的因素,提出了提升学习效能感的策略。
1 学习效能感的涵义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在没有实施某一项工作之前,对自身
是否可以在既定的条件下确保该工作能够顺利完成,达到最终目的所体现出的一种主观上的预判、信念或者
是感受。[1] 我们将在学习领域中所体现出的自我效能感称为学习效能感,即学生从主观上对学习任务能够
完成与否的一种预判,它所包含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学习行为管控能力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对学习
成绩能力把控度,它能够很好的预测到学习的成就。促进学生学习效能感的进一步提升,能够激发他们主动
学习的兴趣,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2 影响高职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因素
2.1 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最近几年,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然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却优势明显,甚至有些专业已
经达到了一才难求的地步。但是在职业教育模式下,一旦选择了高职教育,就好像和学历教育断绝了一切关
系。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根本没有接受高职教育的荣誉感,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形成较强的学习效能感
。
2.2 学校教育的影响
纵观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的现实状况,尽管高职教育一直致力于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通过工学结合
的方式来与企业共同策划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课程,并有计划地实施顶岗实习等。然而,在
此过程中学校具有绝对的掌控权,作为从属的企业很难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除此之外,由于企业的技术革
新速度较快,而学校教学内容的更新却难以跟上企业的这种革新步伐,导致学用脱节。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很
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面临着无法找到自己想要的人才的困境。
2.3 高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学习成败经验与替代性经验。班杜拉认为,成功经验往往会极大地促进自我效能的提升,学生越是获得较
多的成功,其自我效能感就会越为稳固,巨大的成就感更能使学生获得继续学习的巨大信心;反之,如果屡屡
失败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其自我效能感下降。
学生的替代性经验并不是直接获得的,而是来自于对别人成败的观察。当学生发现和自己处于一个层次的人
在某件事情上取得了成功,其学习效能感也能够随之而变强,认为这个任务目标自己同样可以达到。[2] 反
之,如果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别人失败的景象,特别是这种失败是在努力之后的结果,更会使他的自我效能感降
低,觉得自己也不可能完成此项任务。
(2)归因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其所推断的导致自身学习成败的原因就是归因。如果大学生认为那些难以掌
控的外因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比如具有较好的运气等,那么其自我效能感就难以增强;而如果他们
认为内因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比如自身的努力程度等,那么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反之,如果将
一些外因,比如难度系数高、缺乏运气等作为学习失败的决定因素,则可能不会导致他们学习效能感的降低,
而如果将自身能力等内因视为失败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能感的降低。不同的归因方式
将对学生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
(3)目标设置。如果制定了较高的学习目标,完成难度很大,那么学生一旦达到任务目标就会对其学生效能感
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失败则对其学习效能感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制定了较低的学习目标,任务能
够轻而易举的完成,那么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则很难因为其获得成功而得以增强,而一旦失败则会使其效能感
降低。
3 现代学徒制在提升高职生学习效能感方面的作用
3.1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全新模式,即融合了传统的学徒培训做法,同时也融合了现代教育理念
。其中,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前提是校企合作,核心是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使得校企各自的优势得到了最大
限度的发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优势互补,极大地提高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
平。
3.2 现代学徒制在提升高职生学习效能感方面的作用
(1)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现代学徒制当中,企业是教育的实施主体之一,企业可以弥补学
校在设备以及师资等方面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所需的专业设备以及资深的指导师傅。学生和企业就
培训的相关事宜达成协议,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实习之后,企业负责安排专门的师傅予以指导,校企共同来编
制相应的培训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生可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了学业上的经济负担。学生通过学徒制这种方式能够从企业赚取相应的
劳动所得。虽然不同的企业所支付给学生的报酬是不一样的,然而对于学生而言仍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生活费
。学生在实践中既提升了自身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能够自食其力,帮助家庭分忧解难,使得经济压力得以一定
程度的减轻。另外,这部分经历对于学生今后的从业道路也是十分有益的,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
(3)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现代学徒制可以让学生在未真正就业之前就能熟练掌握相应的职业技
能,形成较高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上岗奠定坚实的基础。校企双方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遵循的基本路径为:
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企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考察前来实习的学生,从而筛选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优
秀学生,进一步优化职工队伍。而企业如果能够聘用大多数的学徒工,那么无异于给学生打了一支强心剂,使
他们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
(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对于现代学徒制教学而言,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真实感,在
相同的教学氛围里,师生充分参与其中,互相勉励,共同提高。学生无需机械呆板的被灌输知识和技能,而是
作为一个教学的主体去参与设计和实施相应的任务和项目,这样就能够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学
习更具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4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学习效能感提升策略
4.1 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现代学徒制将育人的责任分摊给校企双方,主张风险共担,企业绝不仅仅只是其中的参与者,组织方必须制定
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相应的理论知识主要来自于学校,培养学生拥有坚实的理论基
础,注重在“学中做”;而企业教育则是围绕今后工作开展的,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更好的应用于
实践,突出的是在“做中学”。比如较为常见的培训模式有“2+1”、“1.5+1.5”和工学交替等,最大限度
地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彼此有效衔接,互相融通,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认同自己的专业,在就业中获得更多
的竞争优势。[3]
4.2 建立校企“双体系”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建立工作本位是企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此类课程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具有合作性;二是内容组织的单位为工
作任务;三是生产一线是学习的场所,在生产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水平;四是以学为主,以教为辅。要在
校企合作的前提下来进行相应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要充分利用校企中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使课程和教
材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企业课程的学习方式要实现多元化发展,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提供一切有利于学生
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网络学习、现场学习等等。[4] 校企“双体系”课程结构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从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4.3 打造“双导师”师资队伍,构建学生学业发展的全方位支持系统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通过教师积极的课堂评价可以获得更强的自我效能感。但是,传统的班级教育以及师资
力量等方面的因素已经严重制约了学徒制学习模式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还要打造一支
“双导师”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一是建立学校导师机制。学校应当由专门的导师给学生实施辅导,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职
业规划,对学生的职业成长以及个体发展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关爱,在学生上岗之前就使其形成相应的职业意
识。
二是为了充实导师力量,可尝试制定学校“导生”制度。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较为优秀的高年级学
生为自己的导生,可以有效的分担“导师”不足所给学校教学带来的压力。同伴同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榜样
作用,学生发现和自己能力相当的同伴可以实现任务目标时,自己也会获得相应的学习效能感。
三是建立优化企业导师机制。企业导师自身所掌握的“默会知识”是难以言表的,这种知识的教授靠的不是
言传,而是身教。学生的导师通常都是由企业中在管理和技术方面较为突出的技术人员担任,并确定导师的
职责权限和任务目标。将活生生的榜样放到学生中间后,其所产生的作用往往会更加地“立竿见影”,更具
有激励作用。[5]
4.4 呈现“双身份”现代学徒特征,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
对于国外的现代学徒制而言,学生的身份往往不是唯一的,一方面是学生,另一方面又是学徒,并且所扮演的
主要角色是学徒。“学徒”使企业更易于接受并认可学徒就是自己企业的员工,这样一来便会更加主动的去
培养学徒。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订单班,校企之间也就人才培养等相关的事宜达成了协议。然而,仍
然无法保证学生毕业后就能够到相应的订单企业中工作。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招生和就
业统筹起来考虑,将企业作为学校培育学生的常驻阵地,让企业提前接纳学生,使学生在正式入职前便得到历
练,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标。这必将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强的职业认同感,并受此影响更加积极地投入到
学习当中,不断提升学习成绩。
4.5 建立“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客观积极地评价学生
由于高职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高等性”和“职业性”,因此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要坚持“双主体”共同实
施,并且相应考评体系也要有“学业”和“学徒”的双重标准,在学生学业评价中增加学生工作业绩以及导
师评价两项指标,要及时跟踪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交流,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确保学习效果。构
建符合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才,又可以发现当前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
的问题。该体系主要考察学生的工作胜任以及沟通能力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穿于现代
学徒制实施的各个环节。
5 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是提高国家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探索
与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高职院校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中外成功院校的经验,针对学生学习效能感,
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学习效能提升体系,大力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