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自生态学诞生以来,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就被众多领域借鉴和嫁接,并且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果。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倾向于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构成相互依存的子系统,并通过生态链的相互联系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其中每个部分都为系统的平衡做出了贡献,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活动体。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1]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按照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来审视和分析,把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和属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中的各生态因子之间也是通过生态链链接、传递和维系,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通过生态链的调节发挥作用。
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
自然生态系统主要由生物系统和非生命系统构成,而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从总体上看则可以分为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内部因子主要有:培育主体因子(教师)、培育客体因子(学生)、培育目标因子(培育目标)、培育介体因子(培育方法和手段)、培育载体因子(培育内容)等;外部因子主要包括:环境因子(自然、社会和家庭环境)、物质因子(经费投入和政府支持)、管理因子(培育的评估、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管理人员、管理方式等)。[3]
1.1 内部因子
内部因子主要是指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中处于内部主导地位的各要素统称,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系的地位。主要有学校的各级党政领导、团委、辅导员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课老师组成的培育主体;作为培育客体(受教育主体)的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目标(树立正确的三观、自觉履行法律法规、富有责任感等);培育的介体因子,包括理论的培育、实践的培育、自我养成的培育等方式方法和手段;培育的载体因子,在培育目标的指导下需要有具体的培育内容,不仅要求具体详细还需要依据学生的原有基础及依据时代的要求具有循序渐进性。
1.2 外部因子
外部因子主要指生态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各要素的统称,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非生命物质的地位,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外部因子主要包括:外部宏观和微观环境、经费设备投入等物质基础、管理和评估等能量流动、政策制度规范和外来经验等信息流。
1.3 生态链
生态链作为贯穿和链接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的关键要素,首先具有生命力,生态链的存在方式和运行方式是以持续不断的运动状态存在;其次,生态链不是单向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而是多维度多方位流动,其中还包括反馈的作用;最后,生态链的断裂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在自然生态环境下生态链的修复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而在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中,可以通过人为的措施加速其修复或重建。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生态链中呈现的问题
2.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链在生态环流中的“过剩”和“稀缺”问题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链的作用主要是信息的传递、物质的摄取和能量的输送。而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中,除了能量、物质、信息交互外,更多的是知能的富集和情能的汇聚。所谓的“过剩”是指培育过程的各因子出现的冗余现象,而“稀缺”恰恰与之相反,是指培育过程中各因子在相互关联中出现的资源不足现象。这种“过剩”与“稀缺”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的生态链中,各要素在“量”和“质”方面出现的不平衡现象。例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的理论知识讲解需要系统化的阐释,但是如果只是知识点重复枯燥的罗列那就是“过剩”,而对于实践环节则应该随机应变,不能根据实际场合来灵活变更培育内容便会造成“稀缺”。同样,对于培育手段来说,如果只是片面追求“新奇特”而忽视了培育目标的指向性,这种频频狂轰的培育手段的实施就是“过剩”;不能把握恰当时机而未能采纳最适合的培育手段就是“稀缺”。在滥用和不用之间需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否则很轻易就会造成生态链的失衡。
2.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链中资源的损耗问题
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系统演进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持续注入。与此同时,物质和能量也会随着发展有所损耗,生态链传递中的损耗就属于损耗的一种,它包括内部损耗和外部损耗。
(1)内部损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链中的内部损耗主要是指内部因子之间的相互损耗,尤其是生态主体因子和客体因子之间的损耗,即培育者和被培育者之间的隐性疏离所造成的损耗。在高校的教育过程当中,教育者和受教育因为在职责、立场、教育背景、个性、经验等方面都有天然的差异,也就是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且客观存在的。这些矛盾的存在会导致双方互动的困难,教育者如果在业务水平、个性特征、甚至着装上与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稍有不匹配就会直接影响到培育效果。此外,不同的受教育者自身特点也各有不同,对于不同教育者的认同度也各有不同,逆反心理存在的程度不同,与教育者的主动配合程度也就不同,最终对培育效果就有本质的影响。
(2)外部损耗。外部损耗主要是指宏观和微观的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产生的效果抵充现象,其表现形式也是通过生态链内部的培育主体和客体外显出来,它主要是由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产生的。外来思潮、社会风气、时尚流行、社会舆论等都在侵染着高校的校园文化和舆论氛围,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极有可能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在创业的过程中企业常常面临诚信与生存的艰难选择,在就业中面临社会、家庭、个人的多重压力,理想和现实严重背离。此时,就可能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漠视和淡然的态度,可能会认为其只是空洞的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苍白说教,而这种消极情绪不可避免的会“遗传”到新进校园的大学生当中。就其自身而言,会影响到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其他学生而言,则会强化其注重“实用技术”轻价值观培养的思想。
2.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对冲”问题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基本一致,因此培育的成功与否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如果按照生态学的整体性观点来协调发展,将有利于两者的共同提高,反之,如果各自为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正规灌输的效果将为其他专业课中“非正规化”的教育所减弱。
(1)增长性“对冲”。一直以来人们将正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和实践课看成是正面的、积极的,而对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非正规的,通常持怀疑态度;在有些情况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由于个别教育者的一时失误而出现错误的或者欠妥的观念,这种错误的或者欠妥的观点为其他学科的教师所纠正,并用正确的或理性的观点所替代。这种对冲现象是积极正面的,互相推进的,可以称为增长性对冲。
(2)排斥性“对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只是单向维度的培育,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在同一时空、同一背景下除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内在需求,还需要专业知识技能的外在需求,由于某些专业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性质、任务、目标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之长期形成的学科思维惯性和自身所持价值观的影响等因素,在论及现实问题时往往表达出缺乏理性思考的观点,这些未经审视的轻率言论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产生削弱和抵消的作用。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生态链的平衡与维护
3.1 合理利用生态规律,平衡“富集”与预防“降衰”
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可以通过生态链的传递,层层积累实现富集,常常会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例如,日本在早期工业发展时代,一度发生严重的水俣病,其病因就是因为上游化工厂排出的含汞废水污染河流,通过浮游植物、螺类、鱼类等食物链层层吸收后成百倍富集产生的后果。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中,由于生态链的动态发展特性也存在物质、能量、信息的富集过程。在过去物质流缺乏、能量流渠道单一、信息流阻塞的生态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缺乏活力,发展迟缓,不但不会产生富集,反而出现降衰的现象,因此就需要激活生态链的富集状态。国家通过改革,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支持,引领社会舆论等从各个方面对高校持续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实现教育富集的状态,这给学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和活力。随着富集程度的增长,整个生态系统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但是如果富集度超出一定的限度,越过了“过饱和状态”,不仅会造成物质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在保持一定的资源富集程度,使富集发挥最大的功效,同时避免降衰现象出现;另一方面要限制无节制的富集,防止培育过程中的内容给大学造成负担,进而滋生逆反和厌恶的心理,更不能进行狂轰滥炸式的培育,以保证富集过程是良性和可持续的。
3.2 协调生态因子间矛盾,降低生态链中的资源损耗
理想的状态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链的运行应该是各因子之间有序协调、共生发展,能量、信息和物质流在生态链中顺畅流动,随着生态链的延伸逐级被各生态因子吸收利用,整个生态系统协调统一充满活力,演进速度有序提升。但是在实际的运行当中各生态因子会因为个体差异、环境影响、突发情况等原因造成生态链损耗严重。因此,对于内部的损耗,首先应该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例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代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个体的需求,尽量让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在充分发展自身的前提下,能够不违背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同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中要求的关键生态因子要在参与培育方法和手段等的制定当中来,不能形成权威和弱势的对立,通过沟通和交流提高关键因子间的协调度。其次,对于外部损耗,重点要从榜样示范群体的建立着手,多把外界正能量的信息引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的各个结点中,通过生态链的动态运行机制把能量流和信息流传送到每一个纵横交织的网状生态系统培育体系中。
3.3 引入“大课堂”观念,减少各学科间“相生相克”现象
从教学活动的时间来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比,专业课程所占的时间百分比更大,因此它对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不容小视。实际上,大学所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完成教育教学客体的社会化(包括政治社会化),这正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所说过:“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它的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它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这个世界。”只有从总体上达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共识,才能避免培育的过程中无谓的能量损耗,才能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者之间的有机协调,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演进。
另外,更大的挑战来自于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二者之间存在这个更为明显的“相生”与“相克”关系。培育主体如果能牢牢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任由各种社会思潮和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和同化,不引导学生加以甄别,对积极的舆论不加以强化,对于消极的舆论也不予理睬,将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起到巨大的阻碍作用,一些极端的个体甚至会产生逆反。因此,高校应该抢占好网络阵地的舆论导向,时刻关注和引导好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把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中来,并置于重要的地位。
4 结束语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系统中,生态链的协调与构建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正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建设一样,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交通的发展。生态链的发达会直接提升其所在生态系统的总体性能,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系统整体协调持续发展和良性演进的重要保证就是强化生态链的生态位,提高生态链的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