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官方最早使用是在中共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共十八大又将其升级为“新型城镇化”。所谓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
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而新
型城镇化则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其核心理念是在
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市民的过程,让他们能接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从而更好地促进城
镇化发展。[1]
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不难看出,新城镇化不能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也不能仅仅拘泥于建
高楼,盖社区,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
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2] 重视人的城镇化,即农民的市民化,应增强城市归属感,提
升文化素养,以快速融入城市的工作节奏与生活氛围。正如全国政协委员、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在接受记
者采访时所表示的: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居民应该能够在身份认同、工作就业、生活习惯
、社会交往等方面完全融入城市,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养,从某种程度来讲,新城镇化居民的市民文化素养
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3]
为准确地了解我国当前新城镇化过程中市民文化素养的现状,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新城镇居民为对象进行
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调研采取了分类抽样法,将调研对象根据其所从事的行业进行分类,并从每个类别
中随机抽选150个样本,包括300个农民和老城区市民的比对样本,共发放问卷1 050份,其中回收976份,有效
问卷为736份,并借助SPSS11.1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以下调研结论。
1 新城镇居民文化素养的现状
1.1 新城镇居民的文化素养有较大提升
在城镇化过程中,随着生活条件与教育水平的不断改善,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多,接触资讯信息的条件日
益便利,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文化知识、法律意识、艺术修养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并日趋习惯了城市的
生活节奏,城市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度不断提升。
(1)受教育程度较高。新城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与市区老居民无明显差异,但远高于农村。调查数据
显示约71.4%的新城镇居民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远高于农村的36.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仅为13.6%,也
远低于农村的28.1%。数据还显示,不管是农民还是城镇居民,年龄与学历呈反比,即年轻人高学历的比例明
显高于高年龄段的人群,这应归功于上世纪末实施的高校扩招政策,我国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年
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另外,南通市居民学历水平的差异受年龄影响明显,但与生活区域(农
村或城镇)的关系不明显,之所以出现区域差异,主要源于农村的调研对象多为老龄人群,而城镇居民的调研
对象年轻人居多。
(2)城市归属感增强。新城镇居民原为农村人口,随着城镇化其身份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转变为城镇居民。
数据显示,约47.7%的新城镇居民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即接近一半的新城镇居民在身份认同上已实现了转换,
并逐渐适应了城市的工作生活节奏。进一步分析也发现,城镇化时间与城市归属感呈正比,即城镇化时间越
长,自认为城里人的比例越高。这说明身份认同需要一定的时间,身份的改变并不一定能带来身份的认同。
(3)人文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人文知识是衡量一个人或群体文化素养的重要指标,也是提升文化素养的基础
。从逻辑学的规律来讲,人文知识水平越高,其文化素养的水平也应该越高。数据显示,新城镇居民人文知
识的掌握程度约为62.3%,尽管稍低于市区老居民的68.5%,但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42.5%。笔者认为这主要
源于新城镇居民摆脱了繁重的劳动后,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进行读书学习。深入分析发现,人文知识水平与
学历程度、城镇化的时间关系明显呈正相关,即学历程度越高、城镇化时间越长,其人文知识水平越高,这
说明城镇化有利于居民人文知识的提升。
(4)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法律素养是市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因而法律维
权意识和法律知识也是衡量现代公民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很难想象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人能
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数据显示,84.5%的城镇化居民具有较强的法律维权意识,与市区老居民基本无差异,但
明显高于农村的52.3%,他们也知道公民拥有的一些权利,比如超市无权对顾客进行搜身,出现纠纷后也懂得
报警或诉诸法律,不再通过暴力等非法手段解决等。
(5)生活品味有了较大提升。所谓生活品味是指在生活上有更高的追求,生活优雅,精致,有情趣,有格调,有
追求,有意义。显而易见,生活品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为了更为全面掌握新
城镇居民的生活品味,本文从社交礼仪、饮食文化、健身锻炼、读书看报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数据显
示,46.6%的新城镇居民更加关注和了解社交礼仪,知晓红酒的饮酒文化;75.6%的人比较重视科学饮食,了解
一定的饮食文化;95.7%的人偶尔会参加体育锻炼,其中46.9%的人经常体育锻炼;93.1%的人业余时间会偶尔
读数看报,其中44.1%的人经常读书看报。从调研的数据不难看出,新城镇居民的生活品味有了较大提升,不
再局限于吃饱穿暖,更加重视生活的品味与质量。
1.2 新城镇居民文化素养存在的问题
新城镇居民的文化素养在整体上得到了提升,但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发现,新城镇居民的文化素养依然
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的生活习惯仍然存在。众所周知,习惯一旦养成,很难再改变。新城镇居民原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的
一些生活习惯已根深蒂固,这些习惯在农村环境下可能无伤大雅,但却不适应城市生活环境,如随地吐痰、
随地大小便、垦荒种菜、饲养家禽等现象较为普遍,而这些明显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设,与现代城市生活格格
不入。数据显示,新城镇居民(23.5%)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和破坏绿化种蔬菜等现象低于农村(43.9%),但
明显高于市区老居民(10.4%)。这与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中的发现基本一致,如在拆迁安置小区(主要以
城镇化居民为主)调研时发现,居民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和破坏绿化种植蔬菜等现象明显多于老市民居住
的普通小区。
(2)影响社区正常秩序的婚丧嫁娶等现象依然较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丧嫁娶乃人之常事,举办一定的
仪式更是人之常情。但由于居住环境的不同,农村的一些婚丧嫁娶仪式不一定适合城市,如占用社区道路及
公共区域大摆筵席、请道士僧人做法事、唱堂会、深夜燃放鞭炮等仪式已经严重影响了社区的正常秩序,
有时过长的送葬队伍甚至导致交通的瘫痪。另外,南通人还有烧香拜佛的习俗,作为一种习俗本无可厚非,
但很多新城镇居民经常在社区聚众烧香,并敲锣打鼓,连续数日,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调查发
现,婚丧嫁娶及聚众烧香拜佛等影响社区秩序和居民正常生活的现象在以新城镇居民为主的拆迁安置小区
较为普遍,比例也明显高于老市民居住的普通小区。
(3)业余生活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引导。业余时间的安排科学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高
低,也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新城镇居民大都由农民通过城镇化转变而来,由于不再束缚于土地和
繁重的农活,除了正常的上班外,闲暇时间明显增多。调查显示,新城镇居民业余时间用于纯消遣的打牌、
搓麻将、看电视、逛街的比例较高,而用于较为积极健康的读书看报(44.1%)、体育健身(46.9%)、与家人
谈心(34.9%)等业余生活的闲暇时间较少,这明显与学习型社会的氛围格格不入,不利于居民文化素养的提
升,也影响了其生活质量,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引导。
(4)老龄人群的文化素养有待于进一步强化。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新城镇居民中老龄人口的比例
较大。由于历史原因,老年人的学历水平和文化知识一般不高,而且受原农村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更根深蒂
固,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也较差,城市归属感和文化素养相对较低。调查显示,新城镇化居民中60岁以上及
低学历人群的各项文化素养指标明显低于其他群体,成为影响城镇化居民文化素养的瓶颈。通过对数据的
进一步分析发现,老龄人群与低学历呈正相关,低学历人群中的老龄人口比例较高。因此,进一步强化老龄
人群的文化素养是提升新城镇化居民文化素养的关键。
(5)公共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所谓公共意识是指公民对公共事务的认识态度,主要表现为公益意识、公
共责任意识、公共道德意识、公共参与意识等。[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意识的重要地位
日益得到彰显,在某种程度上,公共意识最能折射公民的文化素养,也最能标注其文明高度。由于新城镇居
民原都居住于农村,公共意识相对淡薄,不懂得对公共环境的保护,较少遵从公共规范,不愿参与公共活动。
调查发现,新城镇居民的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在公共场所抽烟、购物或乘车不排队、随乱倒乱扔生
活垃圾、外出旅游不文明等行为的比例为34.5%,明显高于老市区居民的12.8%,既破坏了现代社会的公共秩
序,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和谐的音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2 新城镇居民市民文化素养的提升路径
2.1 提升新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增强城市归属感
新城镇居民原本是农村居民,尽管通过城镇化已转变为城市居民,但农民的小生产者意识和思想还不同程度
地存在,城市归属感也相对较低,市民意识不强,这是导致新城镇居民随地吐痰、破坏绿化种植蔬菜等不文
明现象泛滥的根本原因,也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的城市意识首先要做好教育和宣传,通过
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宣传活动,把创建“文明城市”与培育“文明市民”相结合,调动新城
镇居民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建设,使其在城市文明新风建设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逐渐树立城市的主
人翁意识,使新城镇居民真正从“农民”转化为“市民”,增强城市归属感和市民意识;大力推进家庭美德
、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及社会诚信等现代公民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促进新城镇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逐步摆
脱小农思想观念和狭隘个人主义的影响,不断提升新城镇居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充实城镇居民的业余生活
政府应重视社区的文化建设,通过送文化下社区等活动,组织各文化单位和文艺团体定期深入社区开展各种
文艺活动,让居民有书读,有节目看;政府相关部门应从经费和政策等方面支持社区业余文化团体的建设,健
全群众文体组织和制度,挖掘社区内各类文体人才,组建社区各种文体活动队伍,搭建社区居民健身休闲娱
乐平台,以保障社区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各社区应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民
间艺术、太极拳、舞蹈、健身操等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将社区居民从家中和牌桌上吸引过来,
培养健康的业余生活,提升居民的文化修养。
2.3 强化教育引导,提升城镇居民的公共意识
公共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应普及有利于公共意识养成的相关知识,建议政府和社区编发有
关公共礼仪、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内容的普及读本,下发到每位居民手中,并通过举办知识竞赛的形式调
动居民阅读的积极性;强化公共礼仪教育,倡导在公共场所尊老爱幼、礼貌谦让、遵守秩序等文明礼仪,引
导居民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自觉抵制各种不文明行为;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普及各类交通安全常识,依法加
大对交通违章的整治和处罚力度,使城镇居民逐渐养成不乱穿马路、不乱停车、不闯红灯的文明出行习惯
。
2.4 占领舆论阵地,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政府及社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宣传栏等传统宣传媒介和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大对
公民道德和文明礼仪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新城镇居民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各级政府和社区要积极开
展文明之星、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的评选,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广大居民树立学习的榜样,
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居民见贤思齐;加大对破坏环境等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对不文明、无公德的行为
应进行及时制止和教育,并通过媒体进行适当曝光;在社区、公园、车站、会展中心和公交站台等公共场所
的醒目位置,悬挂广告牌或设置电子显示屏,宣传文明礼仪、普及人文知识。
2.5 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学习型社区
健全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居民文化素质的前提与条件,政府应加大公共财政对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
施的投入力度,街道和社区应充分利用专项资金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立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图书
阅览室、电影放映室、健身场地等,方便居民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辐射作用,成立社区老年学
习中心,开设相关课程或专题讲座,提升老年人的人文知识水平;社区应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社区
文化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各种科普宣传、读书节、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学习型社区,提升居民的文化
素养。
3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
略举措。作为新型城镇化程度的核心指标———新城镇居民的文化素养的高低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人文素
养的提升并非易事,是需要社会各界全面参与的系统工程,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并结合地
方传统和民风民俗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强化落实,以全面提升我国新城镇居民的文化素养,深入推进我
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