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01期 92-94   出版日期:2016-03-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有效性探析


0引言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有效性是指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的起始、发展和结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能指标特征。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个复杂的过程, 目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效果偏低源于社会环境即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同时也有来自于校园内部教育环境的冲击。本文将以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部教育环境为立足点, 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设置、理论指导、实践内容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出发, 力求达到净化校园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思维和提升学生生态道德评价能力的目的, 进一步探讨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实施路径。
1精准化确定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目标
迄今为止,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在校园范围内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果, 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设置由于受到整体德育概念泛化的影响, 在针对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置上同样出现了类似情况, 具体表现为:目标定位偏移, 片面地认为生态道德教育等同于生态道德理论教育, 忽略了对于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目标设置过于知识化, 机械地理解为将空泛笼统的生态环保知识和概念灌输给学生, 就能彻底实现学生生态道德理念的内化, 忽略了学生对于生态道德教育学习的客观认知过程以及道德学习规律;目标展示过于“高大全”, 概括地将宏观的生态道德理念移植到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范畴内, 忽略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主体的教育初衷;目标步骤制定空虚, 简单地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粗略罗列,而没有制定详细的阶段性目标, 降低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为了弥补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在目标确立方面的缺陷, 进一步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 首先, 应在高校范围内准确定位生态道德教育目标, 既要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理论概念的学习指导, 又要重视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观念、生态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将生态道德教育目标定位与学生主体的内部需要相结合, 充分激发学生在生态道德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其次, 应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目标设置规范化, 只有平易近人的生态目标体系才能影响学生主体内部对于生态审美的需求, 有规律地认识和理解生态道德教育目标, 逐步实现生态道德观念意识的内化和生态道德实践能力的外化。再次,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目标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贴近学生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发展特征的生态道德教育目标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领悟、理解和实践。安·兰德说:“道德的目的是阐述适合人类的价值和利益;人关心自己的利益, 这是道德生存的本质;人必须有益于自己的道德行为。”[1]也就是说, 只有贴近和满足高校学生主体生态道德发展需要的生态道德目标才能引起学生共鸣, 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效果。最后,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该详尽细致, 按照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制定出集规律性、目的性、可操作性于一体的生态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具体而言, 可以分别制定出生态道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高校校园不同年级的目标, 不同校园区域的目标, 不同学习实践阶段的目标, 最终实现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2生活化设置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理论内容
首先,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应深入浅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要求是为了响应十八大报告中的新亮点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美丽中国”, 培养“理性生态人”,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在真正落实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过程中, 应将锻炼生态道德意志和培养生态道德情感作为联系生态道德认知与生态道德实践行为的桥梁。生态道德情感是高校学生对于客观存在的生态道德关系、现存生态道德现象以及履行生态道德义务时所产生的心理意愿和喜恶情感。只有充分利用生态道德意志和生态道德情感对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激发, 才能引起学生作为生态道德主体的情感共鸣。列宁指出:“没有人的热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2]其次,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由于长期以来各界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以及对于人与自然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 使得社会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不断更新。然而却有研究表明, 我国公民尚未树立起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现代环境伦理观念,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念在我国仍然有很大市场。同样, 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也表现为生态道德教育理念滞后、生态道德教材落伍、生态道德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例如, 前央视记着柴静自费拍摄的“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视频就是颇具时代感的生态道德教育题材。因此,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要积极关注现代环境伦理观念, 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最后,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生态道德思想的普及和传播离不开生态道德知识的沉淀, 而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播又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这一教育实践活动。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这一教育实践活动更加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靠拢, 就必须不断将吸引学生眼球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道德理念穿插到日常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之中, 就必须利用有形的或无形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将生态道德意识以显性的或隐性的方式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然世界的利益与人类自己的最重要的利益是一致的。”[3]当学生真正意识到自然世界的利益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己才是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扩展者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实践者时, 学生作为生态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
3可操作化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过程
“道德是心性、情感、意志、品格、素养不断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它不是某种单一教育影响的产物, 而是个体受环境影响的综合作用的产物, 它无法离开环境和社会的‘土壤’。”[4]因此, 尽管从根本上说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自律教育, 但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一个子系统依然离不开他律教育。学校的集体环境、教师生态知识传播、同伴群体的生态意识言论都是影响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塑造的外部因素。强调外部因素对于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塑造旨在告诉学生面对生态问题的抉择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使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合乎生态道德行为规范。生态实践锻炼机会是借助于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优势, 合理组织生态教育教学资源和生态道德教育手段, 通过集体、组织或个人的方式进行生态道德实践的过程。积极为高校学生创造生态道德实践教育的机会不仅能够扩展学生关于生态方面的有关知识, 还能够增加学生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了解和亲近感。将生态道德行为塑造和生态实践锻炼相结合, 既开拓了生态道德行为塑造外部条件转化的有效途径, 又实现了生态实践锻炼对于行为塑造的进一步促进。生态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自律教育。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旨在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生态道德意识和信念并与自己的生态行为相匹配。因此,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促动学生实现自我生态道德磨练。自我磨练与通过外部因素影响施加的生态道德教育方式不同, 自我磨练更加强调学生在履行生态道德行为规范的过程中的自愿、自觉和自为心理。学生在自我磨练的实践中能够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客观变化, 更有利于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同时, 在进行生态道德自我磨练的实践中与实际进行的生态道德锻炼实现双向互动, 从做中学, 在学中做。高校团体要利用来自社会各界的教学资源, 充分发挥高校对于生态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的资源整合优势, 为高校学生提供实际的生态道德锻炼机会。
4标准化构建生态道德评价体系
首先, 遵守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底线标准。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因此, 对于生态环境相关法律的遵守力度是衡量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底线标准。我国自上个世纪以来先后出台了《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节约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类法律法规在高校学生中的关注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成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第一层标准。其次, 培养生态道德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基础标准。法律的作用离不开道德的支撑, 只有生态法律与生态道德相互融合才能使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真正发挥作用。“道德与法律等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就是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它主要依靠人的‘自律’;而法律等往往是一种‘外在的规范’, 它主要依靠的是国家的‘他律’。”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情况、生态道德的拓展范围是整个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和关键。生态道德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层次鲜明, 在对高校生态道德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要注重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问卷调查与行为调研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最后, 构建生态道德信仰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拔高标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最高标准就是要培养生态道德情操, 构建生态道德信仰。生态道德教育内化的程度取决于高校学生对于和谐生态道德的追求, 而这一道德追求的评价标准是整个生态道德教育评价标准的最高层次。高校学生能否真正形成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 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评价的拔高标准。这就要求高校团体不断创新生态道德教育评价手段, 在有限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范围内, 针对高校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评价。
5结束语
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探讨方面各界学者已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了将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观念、生态道德行为和生态道德实践更好地融入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全过程, 我们必须不断精准化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生活化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理论内容、可操作化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过程和标准化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在力求精准化、生活化、可操作化和标准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生态道德教育路径方法的创新, 才真正有可能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