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德意志意识形态 (节选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4]汪信砚, 柳丹飞.从“类本质”的人到“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思想转变时期的两部重要著作中对人
的规定之比较[J].天津社会科学, 2015 (2) :30-33.
[5]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6]郭玲玲.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及其理论深化[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
:60-65.
[7] 张兴国, 郑雪滢.深入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认识[J].湖北社会科
学, 2016 (12) :11-17.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11]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
[J].中国社会科学, 2006 (3) :4-14.
[12]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信心和决心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N].新华
每日电讯, 2018-11-08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