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04期 101-104   出版日期:2016-12-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


2006年, 为满足广大职业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 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搭建公共平台, 教育部提出针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 使用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以下简称“资源库”) , 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1]截至2015年低, 全国共有64个高职教育专业开展了“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并有44个专业完成了建设任务, 受惠人数达到上百万人, 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各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建设中均能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教师、企业等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合理规划, 有序组织, 积极创新, 建成了一批架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然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是一个滚动发展与不断充实的过程, 需要长期维护, 其间不但要有大量物质、资金、人力和时间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吸收企业一线先进的技术案例以丰富教学资源, 在提高自身应用价值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及时更新。应该说, 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为实施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抓手。因此, 开展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路径的研究与分析, 将为校企合作共建资源库提供有效方法和机制保障, 从而找出合作壁垒, 消除资源“孤岛”, 实现资源系统的交互和数据流通;也将有效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真正实现校企间的资源共建共享、互惠互利, 从而扩大资源建设的规模, 提高资源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1 我国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建设的现状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 (行业) 的设备、技术, 使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场景, 实现学校企业资源共享, 既能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 又能满足行业企业对各种人才类型的需求, 是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的一种教育模式。[2]在当前,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院校为达到现代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人才质量的市场化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与相关行业企业通过一定的合作程序和手段, 实现零距离对接企业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无不注重行业企业的参与。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等都是校企合作办学理念下的多元化表现形式。这些成功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案例无一例外地都依存于各国建立起来的保障机制。[3]近年来, 我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地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校企合作的措施, 使校企合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我国的校企合作仍存在严重的形式化、表层化问题, 而且对如何推动校企双方实施深度融合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上还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 在维护校企合作良性发展方面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如合作对象责权利界定不明确;政策制定时多关注了合作, 对合作过程的成本缺乏适当的利益补偿;相关法律政策中只有引导性和授权性的规定, 而没有惩罚性条款;缺少监督管理机构。[4]总体而言, 我国校企合作的发展还处在一个相对较浅层次, 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使校企合作缺乏走向纵深的外在动力。只有建立起具有外部广泛规范性和内部高度适应性的保障体系, 企业参与教育的内部动机才能被激发, 校企深度融合, 互惠互利, 形成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成为必然。

2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 与企业技能需求结合不够紧密, 已有资源内容更新较慢
资源库建设未能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 未能有效采取“企业需求在前, 学校开发在后;课程开发在前, 资源建设在后;课程标准在前, 课程设计在后, 网络平台同步跟进”的建设思路。资源内容与教学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许多资源还难以跟上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实际, 与企业生产实际脱离, 不能符合高职教学改革实际需要, 因而造成资源的实用性不强。此外, 资源建设时并未建立起实用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对所建资源的实际应用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 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高职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来收集、制作和整合资源, 缺乏行业企业的多方积极参与和企业标准 (资源) 参照, 各方共赢动力机制尚未形成, “资源库”质量监控环节相对缺失。[5]

2.2 认识不足, 企业参与力度不够
当前, 在校企合作中政府、企业、学校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要性认识不足, “叶公好龙”现象严重。在已形成的资源库建设中的校企合作, 大多数为学校向企业界寻求合作, 受制于项目建设时间的限制和日常教学的压力, 缺乏对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充分调研和有效论证, 只重视合作形式不重视合作内涵, 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合作。就企业而言, 部分企业对于合作重资助、轻深度参与, 主要是根据院校提需求, 配合学院完成资源素材的提供, 是一种被动的合作, 与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还有很大距离。加之高职院校在资源建设中缺乏对企业需求的充分调研, 资源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严重,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动性不够。[6]

2.3 保障机制不健全, 合作优势难以发挥
虽然现在校企合作在资源库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倍受政府、院校、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已成为评价资源库建设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各资源库在建设中尚未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鉴于资源库建设团队为松散型的组织形式,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合作还主要表现为低层面, 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还比较差, 合作的效益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校企双方深度融合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3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构建
3.1 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中的制度保障
制度都是人类活动的参与主体间相互制约和规范的准则, 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契盟合约。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实施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活动中, 就校企合作保障机制而言在制度层面上主要是涉及学校、企业双方参与主体间利益的共赢化、行动的规范化和合作的协同化。学校和企业既是资源库的建设方也是资源应用的受益方, 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是由学校教学人员为建设主体, 联合企业技术人员, 共同参与, 并融合现代先进技术发展需要和企业员工培训需求设计资源内容。这其中制度保障则是各环节有效运行的重要一环, 也是资源库建设初期做好顶层设计的关键一步。结合教学资源库各资源内容开发的特点, 从合作模式、开发团队、应用共享、经费投入等方面建章立制。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库是近年来校企合作工作中的一个新事物, 也是校企合作工作一个新抓手。各建设院校可依托各自现有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结合资源库建设自身特点制定《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管理办法》, 办法中应明确合作目标、组织机构、职责分工、运行管理等相关内容。同时根据资源素材建设分类不同, 采用合作项目开发模式, 具有针对性地构建《资源库项目开发管理办法》、《资源库推广应用及持续更新管理办法》、《资源库素材质量评价管理》、《资源库建设绩效管理办法》、《资源库建设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制度, 细化资源库从建设、应用到推广、更新的全方位管理制度, 鼓励广大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资源素材开发, 鼓励开展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合作共享, 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中的有效监控和绩效评价。

3.2 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中的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建设, 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建设团队是提升教学资源库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此应确立以校企双方管理层代表为主体的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作为最高管理机构, 负责资源库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其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图中资源库建设办公室可由专业系部的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 具体负责资源建设校企合作规划与资源优化, 协调和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做到统筹规划、分工负责、全方位推进, 在建设后期建设办将承担起推广应用的职能。建设办公室下设有各项目建设小组, 可以按照课程分类成立项目组, 也可根据资源素材的类型如视频资源、动画资源、图片资源、虚拟资源、文本资源等进行分组, 各项目建设组应明确校企双方的参建人员, 并定期交流和互动。建设资源库建设专家小组可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校企双方专家组成, 主要负责资源建设整体机构的审查、资源素材质量的审定及相关建设工作的指导等。资源库技术保障小组可由学院现代信息技术中心技术人员组成, 该机构的功能是为资源素材的制作、设计、处理、上传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在资源的建设中尤其是企业资源素材大多要根据教学或学习的特点进行二次加工和处理。资源库建设资金小组则应由相关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督, 尤其是在校企合作中涉及的经费, 确保经费的使用合理合法。

 图1 校企合作资源库建设组织架构
图1 校企合作资源库建设组织架构   下载原图

3.3 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中的运行保障
人员组织和规章制度为资源库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何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开展整体推进和系统运作的实施资源开发, 是资源库建设者们需要重视和考虑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立一个开放型建设团队。建设团队人员的组成应尽可能从教学一线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中选拔, 在相对固定的建设团队的基础上, 可根据资源内容的需要及时吸纳, 构建一个开放的建设体系。他们的加入, 既实现了资源内容选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也直接反映了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的实际需求, 是一种最接地气的做法。同时他们不仅是资源的建设者, 也将是今后资源库的应用推广和持续更新者, 是资源库充满生命力的重要力量。二是实施建设资源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资源素材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学习者应用体验度的好坏, 也直接反映了资源库自身可持续发展。资源素材的入库应加强资源库建设专家小组专家评审鉴定把关质量, 同时也应结合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企业技术人员的认可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至该资源的提供方 (建设项目组) 进行整改和完善, 从而构建一个闭环监控评价体系。三是建立适应校企合作有效开展的运行服务体系。资源库表现出的“院校热、企业冷”现象主要是由于在建设设计之初, 未能对企业的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企业的获得感偏少。因此, 建设团队应事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调研, 并对资源库在企业职工培训、职工终身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广泛的宣传, 在各项目组中设专人负责做好企业的服务和对接工作, 服务内容可包括企业资源素材的现场搜集、整理、协助加工、改进完善等。

3.4 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中的经费保障
充足的经费是资源库素材建设的重要物质保障, 但当前大多数院校的资源库建设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资助或院校自筹, 企业在各校资源建设过程中的经费投入寥寥无几。这主要是由于资源素材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 对企业应用缺乏吸引力, 盲目投入不符合企业“逐利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因此各建设团队应以明确以企业需求为方向, 积极拓展服务功能, 以质量求投入, 扩大资源库建设经费的筹措。校企双方在合作协议中应明确双方投入的比例, 规范经费的使用用途, 同时应加强对投入资金的有效管理, 专款专用, 注重科学预算, 强化过程管理, 落实事后审计。当前, 资源库建设经费的使用预算大多经过论证, 相对科学和合理, 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根据相关财务政策的规定以及各学校的经费管理办法, 在资源素材的建设费用管理中过多重视了资源外购、设备采购或制作服务外包等, 限制了建设者的劳动报酬支出。事实上, 许多资源的建设主要是靠建设者根据资源素材进行的再加工, 其智力投入却未能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极大地影响了资源建设者的积极性。因此, 在经费管理的相关办法中应充分尊重资源建设者的二次加工所付出的劳动, 应结合岗位能力的实际需求对资源进行符合职业教学规律的改造, 必要时可结合成果的难易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只有这样, 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更高的效益, 保障资源库建设高效地完成。

4 结束语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主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建构的, 是主体所赋予他自己的经验流的一种形式。实施校企共建的教育资源, 可有效将课堂中的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中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 帮助学习者体验与“现实生产场景”交互作用的经历, 使之通过判断、理解完成对知识、技能的建构。因此, 为学习者提供由被动向主动的知识建构, 必须重视共建教学资源库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运行保障和经费保障则是实现资源库科学建设及有效应用的重要支撑, 缺一不可。但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 学习者的需求、资源平台功能的拓展、资源属性内容的变换等也会发生变化, 新任务、新问题也将不断出现, 保障体系也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