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01期 0-   出版日期:2017-03-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华夏美学与大学生积极生命观教育


0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等基本精神, 这些精神构成了华夏美学的核心。华夏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观念和心理状态的写照, 注重生活与思想的统一。华夏美学有丰富的美育思想, 尽管没有用“美育”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其内容, “但是说音乐的, 说文学的, 说书画的, 都说他们有陶冶性情的作用”, 这就是美育的心育价值。因此华夏美学中也饱含着人的生命与价值的学说, 对大学生积极生命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熏染作用, 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笔者认为, 华夏审美意识与生命意识两者彼此交融的, 审美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意识, 体现生命律动, 折射生命态度;从华夏美学思想塑造学生积极生命意识的作用来看, “以和谐为美”的思想可以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和谐, “大巧若拙”的变异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看到逆境中的生命力量, “境界理论”有利于引导学生构筑具有审美特征的崇高的人生境界, 而“气化理论”可以培养生命的静气;从华夏美学促进大学生积极生命教育的举措来看,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开展艺术实践体验, 进行审美创造等美育活动激发和展示学生积极的生命力量。本文旨在探索华夏审美教育促进生命教育的思想基础, 探寻华夏美学在大学生积极生命观培育中的作用, 并探讨高校在大学生积极生命观培育过程中可以采取的美育途径, 以供参考。
1 华夏审美意识与生命意识的交融
1.1 审美意识是一种生命意识
华夏审美意识追根溯源是一种生命意识, 是神本意识向人本意识的过渡, 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古人的心灵世界是艺术的世界, 体现着生命的情怀;古人对女娲的崇拜, 是对孕育生命的女性的崇拜, 是审美意识与生命意识的交融。古人将人生作为艺术去经营, 用艺术境界去观照主体的生命精神。因此可以说“中国人最理想的心灵, 便是艺术化的心灵, 中国人心目中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便是艺术境界”。[1]中国人的艺术观念体现了主体的生命意识。不同朝代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形式体现着生命精神的张扬和时代情感的涌动。华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1.2 审美意识体现生命律动
华夏审美意识探索人的情感世界, 体现不同时代人的生命律动, 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华夏审美意识是千百年来文化形态陶冶感化的结果, 自然山水作为一种使主体精神愉悦的特殊文化形态在中国艺术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古人通过对自然的体悟, 以情感为动力, 实现物我交融, 使主体的感性生命受到感发, 并由艺术的创作实现心灵的自由。王羲之的《兰亭序》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感伤, 对生命短暂的愁思与感叹。正是这种生命意识感动了其后一千六百多年的文人, 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形式展现这种永恒的生命韵律, 这不仅是中国文人对书法与文字的崇拜, 更是对其所承载的时间现象和生命韵律的慨叹。艺术作品兼具自然之道和精神生命的精华, 在物趣与人情的感通中超越时空, 魅力不朽, 使得艺术生命胜于宇宙万物, 蕴含着主体生命律动的审美意识成为宇宙间最大的艺术, 源远流长。
1.3 审美态度折射生命态度
审美态度与生命态度有着一致性。对美的欣赏, 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这种欣赏可以折射出人的生命态度。真正的人生审美态度, 既有优美宁静的心境, 也有直面人生悲剧, 面对人生冲突的勇气, 既有“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超然静穆, 也有“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的悲慨豪放。对美的欣赏, 不是对形式美感的欣赏, 而是对心灵、灵魂和生命世界的愉悦体验, 它能给人带来积极的生命力量。生命观是人对生命所持有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美育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过程, 对生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信仰。
2 华夏美学思想蕴含的积极生命观
2.1 和谐理论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和谐
华夏美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和谐。中国哲学是关于生命和谐的哲学, 追求心灵的安顿和圆融。中国美学讲求和谐, 是生命体验与超越的学说, 在超越中获得深层的生命安慰。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以儒家为主, 人的心灵的和谐是起点, 通过自我生命的和谐, 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物之间的和谐、物与物之间的和谐, 最后实现天地宇宙的和谐, 这也是华夏美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因而, 贯通宇宙和谐、群体和谐的不是形式法则, 而是生命, 中国哲学的和谐理论是一种生命的和谐。和谐是一种安顿身心的修养功夫, 所以要从自我心灵做起;和谐不是外在的强制性规范, 而是一种生命的功课, 经由自由而获得。魏晋玄学带来的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 使人们向往精神的解放。个体人格在自由中展现出注重心性自然的审美意识。精神的自由必然带来生命的自由, 当人的心灵沉醉于审美愉悦之中而异常亢奋时, 自我完全融入美的情景之中, 精神生命的自由、才智展示的自由胜过一切。崇尚人性自然, 不虚伪矫饰, 不遮掩矜持而恣性任情, 质朴直率, 这是一种生命的从容、一种精神的自由, 也正是魏晋玄学追求的人格之美。
2.2 美学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逆境中的生命力量
美育的心育价值就在于通过对美的事物, 尤其是自然景观的欣赏获得一种逆境的智慧。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欣赏, 感受自然生命的韵律, 增加内心生命的感悟, 从而有效调节情感困惑和失落心理。古人对老境的欣赏其实是对逆境生命力量的欣赏。中国人对枯藤、残荷、老木、顽石等的欣赏, 是对枯槁之美的欣赏, 这既是一种审美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凸显了中国人独特的哲学智慧, 昭示着生命的力量。比如透过兀然而立的枯木, 可以想见它们灿烂的过去, 就像禅宗的古德所说的“雪岭梅花绽”, 将腐朽与新生残酷地置于一体, 凸显生命的顽强和不可战胜, 传达一种永恒的哲思。[2]正是这种思辨的审美哲学, 阐释了生命的通达与力量。比如“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说的就是内在心灵境界的提升。一颗通达的心灵可以超越“穷”, 在“穷”处升起生命的霭霭春云。有通达之心, 外在世界就不能固塞它的天地。人的生命境界和从现实中突围的方式, 反映人深层的生命自信。宇宙不是纯然外在的时空, 而是人心灵所构造的世界。有了这样的心灵, 狭隘可以转换为旷远, 脆弱可以转变为坚强, 渺小可以翻转为广大。这样的美学思想可引导人的心灵走向高远、空灵, 充满希望和力量。对这种美学思想的参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逆境中的生命力量, 在危机中看到转机。
2.3 境界理论构筑具有审美特征的人生境界
境界, 是人的意识所对的世界, 是人对外在世界的感知, 人对外在世界不同的感知形成了不同的境界。人用意识的剪刀“切割”外在世界, 从而拼合成自己的心灵影像。不同的人会有各自不同的心灵影像, 这些心灵影像对应着各自不同的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判断, 对世界和宇宙的不同知觉和理解, 对人生不同的感悟, 对生命不同的体验, 由此形成不同的心灵和人生境界。“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歌用比喻联想, 托事于物, 因物寄兴, 从而激发情感, 表达志向, 具有美育的元素, 体现出了人生的境界, 是一种美的境界。审美的境界折射出人生的境界, 是品鉴者对世界的态度, 体现出人的精神美、人格美, 反映出人的胸襟气度, 是一个人的生命整体风貌, 体现其人生态度, 是生命的徽章。
用美育培养学生审美的情怀, 使其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实现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圆融无碍, 尽善尽美。“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这种超越理性的情感体验, 是在审美时获得的美感中的“忘我之境”, 是纯粹欢乐幸福的精神境界, 是审美境界对人生境界的关照。
2.4 审美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生命的静气
气是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的生命的源泉, 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基因。生命的静气是驱散人体郁结不平之气的内在需要。体验生命是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重要本质特征。中国美学提倡“万物静观皆自得”, 这是一种“静观”的方法, 由此获得内心的宁静和人格的完善。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文化主体生态系统的破坏, 人的心灵空间里, 审美空间越来越小, 人的精神开始大面积异化, 变得浮躁、压抑、困惑, 让人怀疑现代文明究竟还能带给人们多少审美的感觉和诗意的空间, 这使得人们又开始追求传统美学意境的静美。空山无人, 水流花开, 就是一种寂寞;一丸冷月, 高挂天空, 就是寂寞;皑皑白雪, 绵延无尽, 就是寂寞, 这寂寞空空落落, 却给人带来绝对的平和。这寂寞不是心中有期待需要安慰, 不是心中有目的需要跋涉, 不是古道西风中徘徊的游子, 有所求, 有所往, 有所待, 而是花开花落, 云卷云收的寂寥, 是造化的生机与主体的恬静, 是生命的深层, 永恒的宁静与超越。这种寂寞之境不是生命的百无聊赖, 而是一种生命的静观。生命的静观是一种天地无言, 落花无言, 人亦无言的“无言”之境, 是以素朴虚静之心追求精神快乐和人格解放。
3 用美育塑造积极的生命观
3.1 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学习华夏美学思想
华夏美学思想蕴含在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宇宙和生命的哲思, 也有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基因, 其构成了美育与生命观教育的桥梁。美学思想包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探索, 对人生意义的追问。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可以用美的思想和境界引领学生心灵, 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升腾对生命的热爱, 对民族的自信, 对文化的认同, 对生活、生命的积极体验和认知。首先, 高校要开设中国美学课程, 学习华夏美学。华夏美学以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为根基, 以流光溢彩的中国艺术为枝叶, 超越感性, 寻求生命的体悟。在超越的境界中又获得生命的安慰。因此, 学习华夏美学对完美人格的建构发挥着积极作用。其次, 高校要普及中华优秀古诗词。中华优秀古诗词璀璨若星辰, 创作它们的诗人既是优秀的文学家, 也是不同时代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史学家, 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和生命的洞察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那个时代, 也可以帮助自己安顿当下的身心。诗人不仅与同时代的欣赏者交流, 而且与后代的欣赏者对话。这种超越时代的同情与会妙,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的本性和社会生活, 通过对古诗词的神会、共鸣与独到的领悟获得心灵的宣泄与精神的超越。再次, 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审美活动。传统文化审美活动有助于情感的释放。孔子说:“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幽梦序影·养生之秘》 (清·乐锡绶) 中说“琴医心、花医肝”。这也是在说审美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健康身心的塑造。美育对心育的融入, 将使之更富于美感, 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
3.2 开展艺术实践体验活动, 激发积极的生命力量
艺术实践体验活动在促进积极的生命教育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只有从心灵生发的, 仍继续在心灵土壤中长着的, 受过心灵洗礼的东西, 只有符合心灵的创造品, 才是艺术作品”。[3]艺术具有怡情、美化、陶冶心性的作用,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真正美的艺术形象不停留在试听感官, 它深入人的内心深处, 使人挣脱物欲绳索, 折断欲望羁绊, 回归纯真, 全面解放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从“同情”到“会妙”到“再创造”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朱光潜曾说:“欣赏一种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每次再造时, 都要凭当时当境的整个情趣和经验做基础, 所以每时每境所造的都必定是一首新鲜的诗。创造永不会是复演, 欣赏也永不会是复演。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 永远新鲜的。”[4]优秀的作品给欣赏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可以激发欣赏者联想和情感的抒发, 欣赏者借此平息心中的激荡和愤懑。艺术欣赏是激发积极的生命力量, 实现精神超脱的重要力量。高校要积极开展艺术实践体验。通过艺术实践体验活动, 感受艺术之美, 生命之力, 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如建立高质量的古诗词网站, 将表达多样、韵律优美、风格各异的古诗词表达的积极情感分类设置, 建立专题网站, 方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境选择性地倾听相应的配乐古诗词, 有效调节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还可以建立专题音乐网站, 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和方法, 分板块设置能够调解不同情绪情感, 激发生命热情的不同类型的音乐, 通过聆听音乐沟通感情, 发泄情绪, 释放压抑, 调节心理。通过开展艺术欣赏和情景化实践体验活动, 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内心的焦虑会不翼而飞。
3.3 开展审美创造活动, 展示积极的生命力量
华夏审美意识是为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和人生。高校美育要使学生成为审美创造的自由自觉的个体, 凭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突破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首先, 尽量使学生的劳作成为审美创造活动, 使审美化成为个体主动的、日常的自我行为。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 教给学生一些日常生活审美化技巧, 如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有特色的装饰物、组装一些简单的电器等, 使学生掌握自己动手的技巧, 给日常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使生活变得带有浓烈的个性色彩。自己动手创造时尚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技术, 也是主体精神层面上获得的一种智慧, 使他能够与自我、与他人保持融洽的关系。而太极、健美操等强身健体的技术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技术, 这些技术在增强个体生命能量的同时也是对他们意志的锻炼。其次, 组织学生举行野游, 让学生接触大自然这个思想的源泉, 教学生画树木、河流、花朵、动物、昆虫等, 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鲜明的美感。当学生对大自然的生命力具有独到的体验时, 他就增强了对生命精神的感悟力, 开阔了生命的视角。当学生把美的东西画下来时, 就是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事物, 这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生命的感知和体验。当然教育者要有非常细致的美感。大自然的蓬勃生机使学生在美丽丰富的大自然中获得的极大的美感, 这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 而且使人能够从中发现人生真谛。再次, 教育者需要拥有热爱美的心灵和创造美的能力, 并能保护好自然界和学生心灵中的美。“如果你喜欢种植树木, 高兴到蜂房一带去听听你亲手培育的鲜花盛开的树上蜜蜂嗡嗡的鸣叫声, 你就会找到通往人的心灵的捷径———这就是在创造美的劳动中跟人的精神上的交往。”[5]
4 结束语
华夏美学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审美的理论, 体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对青年学生具有激励和促进作用。华夏美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积极的生命意识。对华夏美学思想的学习和审美实践可以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塑造大学生积极的生命观。